合肥市皖安機械廠的老工人黃漢芹早年失去了唯一的女兒,雖然年事已高、體弱多病,但他的晚年並不孤獨,因為徒弟巫潔卿總是陪伴、照顧他(詳見本報7月3日《徒弟知“反哺”,照顧老人幾十年》)。如今老人身患重病,他想回到老家哈爾濱,與女婿、外孫重逢。經過多方的幫助,老人已於7月4日下午登上開往哈爾濱的T242次列車。
  黃漢芹於1961年獨自從哈爾濱來到合肥皖安機械廠工作,此後愛女不幸去世,成為他心中最大的痛。老人年輕時曾救過巫潔卿的公公劉佳典,又對巫潔卿一家多有幫助,當他退休患病,知恩圖報的巫潔卿開始照顧他,一晃十幾年過去了。
  這一感人事跡經本報報道後,許多讀者唏噓不已,老人的心愿更是記掛在大家心頭。老人所屬的丁香社居委工作人員7月3日上午就幫忙購買火車票了,但因為車票緊張,適合老人的卧鋪票,最快也要到7月15日才能買到。“他回哈爾濱要做手術,等到7月15日恐怕來不及。”巫潔卿憂心忡忡地說。
  報道也引起合肥火車站的重視。7月4日上午,記者接到火車站的電話,工作人員稱,他們專門作了調整,當日下午有一張前往哈爾濱的卧鋪票。好消息在社區里傳開,社工劉剛推著輪椅到老人家中接他。劉剛畢業於安師大,目前致力於志願服務,分管著100多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志願者。
  眾乘客為老人讓道
  7月4日下午,記者來到老人家中時,巫潔卿和劉剛正背著大包小包、推著老人走出家門。“師傅急著做手術,也想回哈爾濱圓夢,行李我早就收拾好了。”巫潔卿說。
  劉剛把老人背上車。一路上,老人腰桿筆挺,雙手放在膝蓋上,眼睛始終盯著前方,顯得有些緊張。“火車票真的買到了?我這就能回去看外孫了?”老人有些恍惚地問。大家安慰他說:“我們都安排好了,您就放心吧。”
  來到火車站,在原本排著長龍、擁擠不堪的進站口,旅客們自覺為老人讓出一條道,老人一邊面帶微笑一邊連連致謝。而在候車廳,“雷鋒服務崗”的工作人員已等候多時,負責接待的是全國勞動模範劉明亮。和大家打了招呼後,劉明亮就推著老人走進了檢票門。
  “等您回到哈爾濱,立刻就能見到外孫,手術也一定會成功的。”在站台等候期間,劉明亮安慰老人說。
  親人們給老人鼓氣
  在火車卧鋪上,看著大家忙上忙下,一路有說有笑的黃漢芹突然眼圈紅了,雙手合十向眾人道謝:“我的病在腹部,需要做穿孔。謝謝你們費心,否則我不可能這麼快就能回去。”過了片刻,老人又感傷地回憶起亡故的女兒,“我有半個世紀沒回老家了。當年女兒去世前,我都沒能回去。我托人幫忙照顧,但那時交通不發達,委托人也沒能見到女兒,回來後怕我傷心,就說見到了,家裡什麼都好。等我知道真相,不知哭過多少次。”
  下午5點多,火車緩緩開動,行動不便的老人挪到窗邊,向大家揮手道別。7月5日下午,火車到達哈爾濱,老人還沒動身,早已等在站台的女婿便上了車。激動之餘,老人不忘委托女婿給幫助他的人們發感謝短信。在短信里,老人說他終於見到了外孫,心裡很高興。
  昨天,記者與老人的女婿聯繫得知,老人將於今天住進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,很快就會接受手術,外孫也趕了過去服侍他。老人對戰勝病魔有了勇氣,他說,能見到親人就算實現了願望,等手術完成後,還會回到合肥。
  □相關新聞
  本報訊7月3日,一封集體簽名的感謝信寄到了報社。記者發現,這些名字正是陳永祥一家三代以及合肥元件五廠的老工人們的。闊別幾十年,他們得以重逢,心裡充滿感激。
  合肥元件五廠已經拆掉了,老工人陳永祥於1984年回到上海,他一直想回合肥尋找老工友們。本報報道為雙方搭上了橋梁,陳老的夙願終於實現。在信中,陳老向記者和報社表示感謝。6月30日,陳老一家三代踏上返程,但雙方以及雙方的後代都有了聯繫,老一輩的情義將在後輩身上得到延續。
  陳老寄來感謝信  (原標題:風雨半世紀,老人終圓回鄉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56orzd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